•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赢

  • 2020.04.24

    疫情影响下的毕业季 ,如何过“就业关” ?一些职校生这样实现突围

      阅读提示

      受到疫情影响,就业问题成为横在全国青年学子面前的一道坎 。不过,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却心安无忧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等培养模式 ,不少人的工作已经落实 ,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10家交通运输行业国企争抢重庆一职校学生

      1200多名高职生收到入职通知书

      “新学期还没开学,成都局给我的入职通知书就到了!”3月13日 ,重庆轨道交通与高铁技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王亮兴奋地对记者说。

      记者从该院党委宣传部了解到,3月12日,学院收到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发来的338份2020届毕业生录用通知书。加上此前重庆轨道集团 、中铁八局电务工程公司等9家单位发来的900多张入职通行证,仅此10家国企就为该学院2020届毕业生提供了1200多个就业岗位,占比今年全部毕业生的5成。

      重庆轨道交通与高铁技术学院宣传部长刘胜江告诉记者,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不断加大双师型 、“教练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力度,先后建成全国城轨与高铁技术共享实训基地 、城市公交运营管理智能化培训中心等50个校内实训中心。在西南地区率先引入韶山3型电力机车(SS3)、25G铁路客车、P62K铁路货车等在用铁道机车车辆用于实训教学 ,为帮助众多优秀学子实现就业梦想提供了良好平台。

      据了解 ,该学院作为由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举办的高职院校 ,发挥国企办学优势,与重庆轨道、公交 、铁路集团,以及中国铁路成都局 、成都地铁、贵阳轨道、杭港地铁、中铁 、中建集团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大力实施“引企入教”,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格局 。

      这1200多名同学 ,是在去年下半年参加相关企业与学院联合举办的专场校园招聘会后 ,经过简历筛选 、笔试考核 、面试考评、综合评定等环节层层筛选最后确定的 。就业岗位涉及站务安全员、电动列车司机、电动列车检修、信号维修等交通运输生产技术技能型岗位。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么多同学之所以能够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就业梦想,主要源于学院近年来着力培养行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交通人才,正好契合了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带来的交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井喷式增长 。(记者李国 通讯员刘晗露)

      出了校门,就进厂门

      “虽然没开学 ,但我的工作已经落实了。”小陈是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 ,他说很多同学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受到疫情影响,就业问题成为横在不少大学生面前的一道坎  。不过,这却没有难倒新疆的职校生。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新疆多所高职院校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就业平台 ,让毕业生在今年疫情特殊时期 ,也能就业无忧。

      校门到厂门无缝对接

      “我现在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让尊龙凯时人生就是赢家脱贫了。”帕旦木是新疆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 ,她毕业于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系,毕业前她就进入这家企业实习,并留了下来。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赢企业很喜欢招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了相关技能 ,到实习岗位后很快就适应工作节奏 。”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的工作人员表示。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赢基本实现了实习即创收、毕业即就业。”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无缝对接 ,就业率达到100%。

      为适应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 ,2016年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系及南疆纺织服装人才培训基地挂牌成立 。学生来自阿克苏各县(市) 。职业教育给了他们重新步入校园的机会,也成为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

      软硬件结合,紧贴市场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建有28个实训室 。这些硬件设施为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付梅莉说 。

      硬件建设过去一直是新疆职业教育发展短板 ,2016年以来,自治区各方加大投入,职业院校硬件条件得到很大提升,像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职业院校越来越多。

      据了解,自治区近几年累计投入15.88亿元 ,支持22所高等职业学校 、93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基础能力建设,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实现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技术培训全覆盖 。

      订单班预定下未来职工

      “开设订单班,采用在校项目教学、下厂生产教学的工学交替循环模式,将课堂搬进车间 。每年有2000余名毕业生成为产业工人 ,近三成学生在工作几年后走上管理岗位。”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表示。

      新疆把产教融合贯穿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目前 ,全疆职业学校共与30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37个,联合开展生产、咨询 、技术服务项目231个。

      为支持职业学校与企业开展深度融合,新疆启动了职业学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中泰学院、特变学院等校企联合二级学院。校企之间以专业建设为纽带 ,吸引企业向职业学校投入资金、设备和师资。(记者 吴铎思)

  • XML地图